5月16至17日的广州网商交易会,实际运作者是阿里巴巴B2B公司和淘宝网,阿里集团以及内行的人更喜欢叫作是“阿宝大会”。但搞得如此火爆,多半还在于马云的强力推动。马云显然很重视这个他一手推进的(全球)首届网商大会,更希望通过网商大会把他创造的“网货”概念推而广之。 他那充满激情时不时引起粉丝尖叫的演讲,几乎就是一篇“网货”诞生的创刊词。
马云将“网货”的概念定义为通过网络交易的商品。但是网货这个概念,并非阿里巴巴集团所独有,也非现在所创。实际上,包括卓越网,包括携程网,包括通过网络订餐的麦包包,或者网购过来的假货,如何就不能被称作为网货呢?但立志要把网货严格限定在货真价实的优质良品上,马云确实是首创。唯一不妥的是,马云在演讲中所期望的,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要成为“货真价实”网货的代名词,显然很是勉强。我实在有些担心,网货这个好东西,可千万不要被淘宝网给糟蹋了。
这并非对淘宝网不敬,实在是对现在的淘宝网的口碑没有信心。阿里巴巴不承认淘宝网是网购平台的假货集散地,但淘宝网眼下确实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。以我仅有的数年网购史来看,作为国内最大的零售网购平台,淘宝网确实是我所见过的假货、仿货最多,欺诈手段最层出不穷的网购平台。但凡其他网购平台上有过的不良、不诚信记录,淘宝网上都有;但凡其他网购平台上没有出现过的恶意欺骗行径,淘宝网上都有。
不可否认,淘宝网的最大贡献就是推动并成就了千千万万个网购消费者。他们或处理闲置物品,看着自己的鸡肋成为别人的宝贝而心生自豪;他们或做点小生意,发点不交税的小财;他们或者淘到性价比最适合的物品。但同时,淘宝的壮大,也让淘宝越来越迷失自己,他们太自信自己能够控制住平台上网民的消费行为,太自信能够引领网民完全按照他们设计的路线去经营,去活动。我们不否认淘宝网至今以及未来将对中国网购事业作出更大贡献,但是我们也不会惮言淘宝网,在其成立6年之际也伤痕累累,也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能不能更多地创新、更多地完善。
从某种意义上讲,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多个公司都在努力地代言着优质良品的网货:阿里巴巴B2B通过诚信通不断提升出口买家信誉,支付宝帮助买家财务风险提供信用担保设置财务保险箱,阿里软件为中小企业主高效的网上服务提供保障,他们推动着网货物美价廉、诚信有保障。与此同时,其他电子商城、购物网站,事实上也在为马云先生创造的“网货”方向而努力。
消费模式无论如何革命,保证质量、保证交易公平却是首要的。历史上耳熟能详的日本货、美国货,国内的港货、广货、上海货,共性都是质量过关。“网货”的前提也必须是货真价实,而现在说起淘宝网,提起它的千般好也会想着它的万般不好,你让现在争议四起的淘宝网如何能担纲起代言“网货”这么重要的使命呢?戴远程